疫情中奔波的几天

一个人该怎么前进呢?我怎么老是在想这些话题?
哈哈,正经人谁写日记,只有满腹牢骚时,才想写下些什么,这真的就是庸人了~

–闻新 2022.08.08

因家中有事,来回在一千多公里的路上奔波,哈哈,原谅我用奔波这个显得沧桑有力的词语,显得有说服力。????

一个时刻把“大事”挂在嘴边,究竟又能干成多少事情呢?古代便有那“一室不扫,何以扫天下?”之说。落在我的头上,便是间歇性的踌躇满志了。

1.疫情期间的出行,是先要考虑疫情的,哪怕是看到了手机上显示的低风险,总是不保准,想要打个咨询电话,经由人确认一下,方才心里有了谱。

2.坐车的人,确实不多。现在一方面是经济条件大家都上来了,坐卧铺同志比较多;另一方面,也并非是客流量高峰。待到晚上人困之时,每个人选择三个、两个硬座凑活一躺,就这样还有许多的空座位。

3.窗外的云朵,很是奇妙,像是一条猛兽(????)的背影,夕阳落其后,是其背景;夕阳照其前,宛若它的一个金色皮球玩具。

4.哈哈,不带眼镜,就是个眯眯眼。

5.故乡老家的红日初升,从火车站出来,倒车,坐公交,半梦半醒,回到家中时,总算睡了一个觉,但老家太热,没能睡久,清早6点中的太阳。

6.老家恰逢”过会“,烟花放个不停(图二是烟花的一瞬),还有唱戏。

老家中做了什么呢?大致是每天一个任务,休整坐火车的困乏–核酸检测之三天两检–办事—看戏过会–买返程的票,并为之准备核酸检测(虽然最后没得用到)—前往车站—坐上返程的车,而在这期间,大抵上是白天家中乘凉瞎想,晚上和村里人一样塬上吹风闲聊。

看戏站的人腰疼,爷爷还精神不减,哈哈,最后我没撑住,先败下阵来,方才回去;塬上吹风,左聊右聊,和陌生的村里人打着熟悉的招呼;办事的地方,思前向后,还是没有考虑周到,又出了叉子,结果嘛,就是进一步的劳人耗时,嗨,尽量考量还是犯错,哈哈;在家中乘凉,想着思考人生,却发现写不出,写不下…到底人还是没有现实,没有情绪,没有想法……

7.返程中的火车站中,停着从最开始的前进型1060号蒸汽机车,到最后的高铁 复兴号。

耳边的嘈杂人声,外边的灯火通明,我头下枕个包,躺在横椅上,心儿思绪飘~

事情结束,生活之路,继续向前!

图21

这次有了改变,是什么呢?采用了经典的编辑器,如同在BBS上发帖一样。

-闻新

0.论知与行-小尴尬

哈哈哈,考虑不周,欲图做甚?
想法和实际总是有差别的,去主动认知,了解可能存在的“真相”,这种主动或许是来自于一时的冲动,啊,这次就是一时的冲动。结果便是觉得尴尬,不过这样是好的,要多多尴尬才好,要去主动认识事物,在下决定前,去尽可能地方方面面思考,联系询问有经验的人。毕竟,殊途同归,无论感概与否,结果总还是好的。

尴尬完之后,该怎么办呢?那就去把下一件事情做好,也不可溺于尴尬的漩涡不前,要常常记得,自己是一个“好吃懒做”,“间歇性上进”的人,如此这般自我默念,“贬低”自己几次后,可以继续前进,力图下一次不尴尬。

这次的尴尬,是为了下一次的不尴尬,这样是最佳解决方案吗?不,我想不是。应该更进一步。

我们既不要极端地认为这是失败,也不要去美化它,认为这是一次尴尬,他其实什么也不是,就是我们走在路上,一步步前行时踏过的砖块,有的隔脚,有的柔软。

在迈出这一步步之时,或许有尴尬,或许有挫败感,但向前总是没错的,如同写出来的程序,也需不断优化,为应对层出不穷的问题不断地打补丁。

–实话:今天下午,宣讲某学业项目,自己单听宣讲,似颇为心动,多方询问,才发现自己了解过浅,想法太简单,又念自己学的不咋地,还想这事云云,不觉”尴尬“涌上心头,骑上车,于市中来回兜风,任思绪思前向后,才觉得,此事不过尴尬耳,最终的结果是好的。

故有感:”要保持谦虚,不能觉得尴尬,遇到事情,就是尴尬,也要尽力做好。尴尬一者是害怕失败,惹人笑话;二者是求安则止,畏畏缩缩。“

我想做一个直率而有有城府的人啊,这是什么想法?

1.一句话

“仗义每多屠狗辈,负心多是读书人”。–曹学佺
百科故事缘由
仗义-负心-诗句

2.戈壁滩上的河流

3.游戏如何刻画真实世界?

整个视频,讲述了如何构造虚拟世界中的空间,各种转场特效十分惊艳,解构虚拟空间十分真实,其最后延申至现实其他方面的技术,我觉得确实,游戏技术也可反补其他领域,正如视频中言道,人工智能学家认为,游戏毫无疑问是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。

4.另类西游记

此君甚妙,我观之,觉得很有可能,原著可能真有这般意思。

5.《儒林外史》-范进中举全文

很妙,其中讲到的笑话也很有意思,摘抄如下:

内中一个少年幕客蘧景玉说道:“老先生,这件事倒合了一件故事。数年前,有一位老先生点了四川学差,在何景明先生寓处吃酒。景明先生醉后大声道:‘四川如苏轼的文章,是该考六等的了。’这位老先生记在心里,到后典了三年学差回来,再会见何老先生,说:‘学生在四川三年,到处细查,并不见苏轼来考。想是临场规避了。’”说罢,将袖子掩了口笑;又道:“不知这荀玫是贵老师怎么样向老先生说的?”范学道是个老实人,也不晓得他说的是笑话,只愁着眉道:“苏轼既文章不好,查不着也罢了,这荀玫是老师要提拔的人,查不着,不好意思的。”
一个年老的幕客牛布衣道:“是汶上县?何不在已取中入学的十几卷内查一查?或者文字好,前日已取了,也不可知。”学道道:“有理,有理。”忙把已取的十几卷取了对一对号簿,头一卷就是荀玫。学道看罢,不觉喜逐颜开,一天愁都没有了。

全文见此